|
澳港盃不經不覺已舉行至第十屆,筆者接觸澳門馬的年資,不會比另一位行家朋友阿麥為短。記得澳門首日賽事,筆者已經聽綠村電台的現場直播。
98年,當時筆者剛入行便與朋友組團去澳門參觀賽事,出席當時的現役馬拍賣會,還記得前輩張福元以一萬港元購入了「銀髮大師」。一年後,筆者與朋友引入了「世界通」,但玩了三季就因為成績欠佳而退役。
近年香港賽馬的投X額高企,澳門賽馬卻一潭死水。澳門賽馬投X額不足,就等於收入不足,再引伸出獎金過低、養馬費與獎金不成正比等問題,令澳門賽馬欠進步空間。然而,仍不得不讚澳門賽馬會行政總裁李柱坤,能在這個狹窄的空間尋找新轉機,推動馬匹遠征、舉辦國際賽及見習騎師賽,甚至將澳港盃賽日變成一個「超級星期日」,希望吸引到馬迷的注意。能夠在如此有限的條件下完成多個項目,的確了不起。
跑道有改建必要
不過歸根究底,一個地方的賽馬能否成功,本身的配套及外來的支持同樣重要。氹仔馬場的草地跑道一日不改建,也難吸引香港馬來參戰澳港盃;一日不爭取到與香港賽馬會達成共識,亦難令投X額上升,以及吸引其他有意成為馬主的人士加入澳門賽馬會。這些迫切問題,未知能否在港珠澳大橋建成前完全解決呢?張允峰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