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當年認識高伯新,由「迪諾醫生」開始,自來港開倉,對他進一步熟悉,其中有三點較留下印象。其一,他旗下之馬經常性在閘前起票,幅度以三兩成作為單位;其二,第一年PPG及PP多為慢熱或實力普通;其三,高廐馬試大閘多數名次好。
在港的第二季,高廐馬閘前起票次數及幅度,依然沒有太大改變,由十多倍冷門,瞬間成熱門,時有發生;試閘名次好,仍是一樣;PP和PPG的情況則顯著不同。
去季高伯新引入不少實力強的新馬,大部分更不出三兩回合已交出好成績,不論是PP或PPG。成就最高首推「事事為王」,為練者帶來在港首個打吡;「大運財」捧走四歲馬的香港經典一哩賽。
高廐除了上述兩匹PP外,很多四班起步的PPG,同樣有出色的表現,像「飛哥」、「勁感」、「要風得鋒」、「誠信寶駒」,俱為長跑長有新晉好手。
生力軍陸續登場
對於高廐有此轉變,帶出兩點,第一,貨源愈來愈有保證;第二,練者在第2季漸漸「入局」,知道哪些馬適合運港。踏入第3季,高廐新馬進取態度應不會變,因此更多「飛哥」、「連利多」之流陸續登場,這股新力量必屬高廐爭成績最大動力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