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日前做直播節目,同拍檔講開盃賽場合,由08年起,大摩派馬跑級際賽(同場出3駒),主帥白德民喺25場裏面,取得7W6P,上名率有5成,百分比唔錯,但有位拍檔答曰:「即係有50%冇佢份啦!」,此話一出,我地3個拍檔齊齊笑呵呵。事實上,呢句話並唔係逆向思維,而係一語道破至真。
其實有咁嘅睇法,完全正確。數據,永遠有正反兩面,如果剩係睇好嗰邊,往往會失去分析能力。查番今季大摩與白德民,季內携手捧走8隻盃,只得國泰航空馬會盃,係由柏寶建功,真係好少唔係主帥做主力,偏偏兔年頭兩項盃賽就冇佢份。
主席短途仲好啲,「共創未來」有番個P,賀年盃嘅「飛闖」,跑到連獎金都冇,最終贏馬係臨尾落飛着燈嘅「新力勁」。
講開「新力勁」, 自己唔只喺live 係咁講,之前做賽前特輯已經提出,「飛闖」由主帥騎,未必係代表咩一回事(自己賽前貼士冇揀),轉路程就係轉路程,仲要上季隻馬曾經跑過而撞板(當時賽後騎者指出路短好啲)。雖然今季大1歲,可能氣量此一時彼一時,說穿了,其實都係估估吓。
記得拍檔嘉豪有時會講,唔好判定1匹馬得定唔得,譬如A 駒初跑泥地,賽前冇試過泥閘,家族成員又冇隻跑過(或者跑過唔掂),但可能A 駒會係例外,試問邊個敢寫包單 !所以,賽馬世界,立體化思考好重要,當然,有時對與錯,未必代表立場啱定唔啱,但側埋一邊就一定超錯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