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正如剛過去的賽日專欄所講,q號馬不用負頂磅133,這個與配磅制度有關,是個值得提出來研究下的問題。
事實上,在一組賽事之中,由於評磅員將第三後備馬也加入配磅計算的程序,所以一旦遇上該組的最高分馬是後備一至後備三的話,整場正選馬的配磅便會隨之變動。
另一種情況是,同樣將配磅計算範圍包括後備三在內,而最高至最低分馬的差距也不超過14分的話,配磅則會由最低分馬由118磅起,然後根據1分1磅的去配磅,這樣也會令賽事結果受到若干影響。
本地薑失優勢
還有一種說法,就是評磅員配磅時盡量不讓最高分馬負133磅,甚至會因應整場賽事的騎師體重而作出遷就,避免騎師因體重高於馬匹負磅而未能履行策騎聘約。不過,我覺得這沒有明文規定的一條倘是真的話,不免削弱了大部分本地騎師的最大優勢,就是體重較輕,可騎輕磅馬。
當然,甚麼事都不能一概而論,但我始終覺得,無論是甚麼因素也好,那些細號碼馬匹,也就是不同組別裏的高分馬因評磅員的某種考慮而不用負頂磅的話,已經佔到一定的便宜,日後遇上類似情況,不妨多加留意。廖浩賢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