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談及港隊近幾次遠征,相信大家應對「熊英雄」的大敗最為惋惜,如今只希望該役造成的傷患不會為其帶來影響。
究竟馬房是否高估了牠?人言人殊,至於本人則認為,不能以一場成敗論英雄,因為「熊英雄」此仗落敗,除了本身實力不足這個可能性外,還可能跟香港對新馬培育暫時不及澳洲有關。
始終,香港對兩歲馬的重視程度與澳洲不同,「熊英雄」若然去季悉數參與所有新馬賽,亦僅只寥寥幾場而已,而且上季取消了新馬季終的錦標賽,令牠的上陣機會更少。相比澳洲,單是「印度戰士」,上季已上陣六次,當中分別勝出金拖鞋大賽及藍鑽石錦標這口孖寶,另外,牠又早於今年二月中勝出其首項分級賽,那個時候,「熊英雄」仍然請纓無路,只得幾場戰績而已,比經驗已經輸了一大截。
新馬賽不足有礙進度
結果來到上周末的古摩亞育馬場錦標,「印度戰士」已是第十一次出賽,握住六項分級賽冠軍,其中有三項更是一級賽。反觀「熊英雄」只跑過四仗,在港也是出爭讓賽,對上一仗還敗給「皇帝法令」,由此可見,「熊英雄」落敗,除了本身質素及不上「印度戰士」及腳患影響外,香港新馬賽不足亦是原因。
其實,這也不算是馬後炮,賽前我不敢奢望「熊英雄」能對「印度戰士」構成威脅,可惜的是,前駒在陣上意外受傷,連與「錦履」等駒較量的機會也錯過了。
在我心目中,「熊英雄」毋疑是有潛質的,出賽第四仗即能與「皇帝法令」單打獨鬥,交出的水準與「印度戰士」第四仗勝出藍鑽石錦標,有過之而無不及,相信假以時日,「熊英雄」必成大器,那時若有機會再遠征澳洲並且再鬥「印度戰士」,且看是否有權反先吧。
商業電台賽馬節目主持 駱穎豪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