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四月較少越洋賽事,卻有埠際賽澳港盃。當然,此月的國際頂尖大賽,就是本港的冠軍一哩賽,屆時將精英雲集。
冠軍一哩賽的參賽馬匹名單已出,當中連香港代表「締造美麗」在內,竟有六匹曾在上月底的杜拜世界盃賽馬日中,於不同場合上陣,如今又再聚首一堂。對於香港賽事漸趨國際化,作為馬迷的我們,當然欣喜。作為馬主,現在更不局限旗下馬在港爭功了。
不過,安排旗下馬遠征,要計及的因素很多,包括牠們的場地性能。對於本港中下班次的馬匹,我們可分清楚牠們田草、谷草及泥地性能如何,但去到級際賽,由於沒有谷草及泥地賽編排,馬匹清一色跑沙田草地,若遠征其他馬場,牠們又是否可應付?
事實上,馬匹場地性能與跑法,正正是遠征成敗的關鍵。香港遠征的成功例子中,勝出安田記念的「靚蝦王」與「牛精福星」,都是後勁王。至於「精英大師」與「極奇妙」,則先後曾勝出日本短途馬錦標,牠們都是在中山競馬場以前領或跟前的跑法取勝,反之「綠色駿威」及之前的「特區之星」等,則輸在跑法被動。
故此,練馬師即使手握良駒部署遠征,選擇賽事時也要計其場地性能,就算是高獎金的比賽,如果馬匹跑法不合,也是徒然。一直以來,我都認為以「好爸爸」的跑法,最適合在東京競馬場爭逐安田記念,奈何幕後一直冇作此安排,倒也無話可說。
商業電台賽馬節目主持 駱穎豪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