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做人最緊要靈活,千祈咪鑽入死胡同,度馬也是一樣。在下有時發現馬迷度馬時,會提及哪駒排內檔慳位;哪駒走外叠蝕足全程勁到爆等。本來在正常情況下,這些說法當然沒錯,但是否可以一本通書看到老呢?那又未必,因為有些時候,場地偏差會不利走內叠的馬,遇上這種情況時,想慳位反而焗住走不利場地,情況就像人家蝕位就走康莊大道,你慳腳程卻走石春路,最後一定得不償失,而這種情況,最容易在泥地賽中發生。
如果大家有留意,定會發現泥地賽不時有馬走二三叠望空,但入直路後卻愈騎愈有,贏甩對手,而這個情況在短途更為常見。
原因在於走泥地內叠的馬通常會遇到兩個問題,一是出現塞車狀況,大部分賽駒出彎時,都沒有像草地賽一樣波勾,留在內叠反而會被其他賽駒困住,無法望空;二是易食泥頭,人被泥頭兜口兜臉打中也不好受,更何況是敏感的馬匹?
正正因為以上原因,前晚泥地夜賽1200米的備忘馬,應該是內叠的後上馬,而不是走外叠蝕位的馬匹,因此,他日若見「逍遙駿將」、「幾叻仔」、「無敵王者」、「輕彈錢笑」及「真如燕」,都要特別留意。(洋超)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