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今日有份列陣第四場的「好加加」,上場敗後,巫斯義曾被查詢表現失望原因,騎師解釋頭頭是道,概括了整場賽事坐騎發生的一切,理據充分。但到底是不是真實的全部,我想,只要稍為比較上賽及前賽的處理手法,把焦點放在出閘後一段途程上,以及入直路彎那段的演繹,大家便會知道,他在賽後的解釋有沒有遺漏。
今仗「好加加」換上馬偉昌,哪會知道如何策騎,像前仗般早段積極爭位,或者,「慢吞吞」刻意走外檔,唯一知道是,此駒易、易緊張,賽事中難以穩定走勢,如果處理得不好,可以完全跑不出水準。
說到第四場,此場新馬錦標的所謂賽制,的確別開生面,高分「戰利品」反過來被「飛躍成功」讓磅,北半球3歲「控制者」及南半球3歲「點解」負磅一樣。另外,每次設有類似賽事,當日幾乎必會編出11場賽事,是否覺得此賽不夠吸引?為免投X額湊不夠數,才會有此配合,若果這是實情,為何仍要保留這埸限制奇特的賽事。
Andy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