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早前說過,有些賽駒正值當打時期,潛力不斷地爆發,加完10分,繼續贏,升高一個班次再贏,評分累積了一定加幅後,依然無視評分上升的壓力。我們對此類馬「寧可信其有」,何不搭一程順風車,盡量在該等馬匹身上掙錢,他日成績回落才收手。
又有一類馬,往績已「實體化」,沒有拗頸餘地,當起的時段早已自設限制,像已提及過的「歡欣滿載」、「多采多姿」(已退役)及「喜盈門」,便是見好要收的賽駒。
馬王也會落敗
其實,馬匹剛仗演出好,大可視為下一場看好的理由,也可看成收手的提示,叱吒風雲的一代短途馬王「精英大師」,已是十年難得一見之馬,十七連捷後也會停下來,何況是其他賽駒。
多舉一個實例,文廐「駟馬難追」,來港已踏入第五個季度,之前四季的成績尚算平穩,最起碼已累積了三贏十三位,但是,此馬賽績上有一大特色,是匹好不過三的賽駒,年輕或中年時如是,在三、四班也如是,難道是巧合?練者刻意經營?馬性如此?真的難以考證。
之不過,「駟馬難追」的賽績已清楚地呈現在各位的眼前,如要挑戰,只有賠上金錢,倒不如放下執着或看法,遇上此類馬,嚐到兩次甜頭便要走人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