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(續前文)踏入十七世紀,英國貴族養馬開始普及,隨着賽馬玩意日漸流行,養馬及育馬的利潤吸引了不少人參與這個遊戲,形成馬匹數目增多,而愈多馬匹參賽便愈需要有水準的區分,不同級別的賽事便在那環境下形成。
英國賽馬基本有分級賽(Pattern Races)及讓磅賽(Handicap Races),分級賽大致分為級際賽(Group Races)及表列賽(Listed Races),為了進一步安排較公平的賽事,級際賽更細分為一級、二級及三級賽事,更次一級的便是表列賽。在這些賽事裏,評磅員會因應個別情况作負磅安排,例如馬匹的年齡、性別和往績,都是考慮的因素。而這些分級賽事的結果,就是以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去衡量一匹戰馬和種馬的身價,所有分級賽都是經過一個歐洲分級賽委員會監管,無論新或舊的分級賽,都會定期檢討,看看有否需要更新某些賽事的價值。杜拜世界盃便是個好例子,它在1996年創立時只是表列賽,隨着愈來愈多的世界名駒參與,終於成為一級賽事。
讓磅賽就比較簡單,分為一至七班及未勝馬賽(MaidenRaces),因應馬匹評分而作負磅安排,但與香港的讓磅賽有一大分別,就是沒有評分區域的限制,馬匹可自由報名參加任何班次的賽事。值得一提的是,所有馬匹都會被追溯評分,只要同場有一匹馬在下一場賽事有脫胎換骨的表現,其上一場的對手都有被調高評分的可能。這可說是給香港馬迷的一個啟發,自我追加馬匹評分,說不定就此找到一個賭馬的寶藏。
曾祥永
|
|